受精后,卵子会向子宫移动并在那里着床。这个步骤,即着床,是成功怀孕的必要条件。下面将介绍着床过程的机制、发生时间、可能的体征以及哪些现代方法可促进着床。
什么是着床?
着床,也称植入,是指囊胚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通常在受精后6至10天发生。囊胚外层细胞会溶解微小血管,与组织结合,确保营养供应。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最多不超过两天的轻微点滴出血。
时间:从排卵到着床
受精(第0天)后,合子开始分裂,第4至5天达囊胚期,第6至10天在子宫内膜着床。着床成功后,孕激素hCG水平迅速升高,构成所有尿检和血检的基础。
- 第0天:受精
- 第1–3天:细胞分裂与迁移
- 第4–5天:形成囊胚
- 第6–10天:着床
着床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实际的着床过程约需48小时;从受精到完成着床通常需要6至12天。
可能的体征
许多女性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出现症状,最常见的包括:
- 下腹部短暂的牵拉感
- 预计月经来潮前约一周出现的浅红色至棕色轻微点滴出血
- 基础体温曲线中轻微升高(Healthline)
- 由于hCG上升导致的早期疲劳
着床出血还是月经?
可通过以下方式区分:
- 时间:着床出血发生在排卵后6–10天;月经通常在约14天后来潮
- 持续时间:1–2天,月经则为3–7天
- 颜色:浅红至棕色,月经则为深红色
- 量:轻微点滴,月经则流量明显
- 伴随症状:可能有轻微痉挛;PMS症状更常见于月经期
如何促进着床
以下措施可显著改善着床条件:
- 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并避免酒精和尼古丁
- 补充叶酸(至少400 µg)、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和铁
- 使用排卵试纸或基础体温曲线进行精确的周期追踪
- 通过瑜伽或冥想减压(系统评价)
- 长期备孕者应评估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及子宫内膜健康

影响着床的障碍
以下因素可能阻碍植入:
- 子宫内膜过薄或炎症
- 肌瘤、息肉或粘连
- 激素失衡,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 免疫反应或凝血障碍
- 慢性压力、吸烟及严重超重
诊断方法
可以通过现代技术良好评估着床情况:
- 3D/4D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和囊胚位置
- 血清hCG动态监测
- 怀疑慢性子宫内膜炎时行活检
- 内膜容受性分析(ERA):确定个体化植入窗口
反复着床失败(RIF)
若至少三次体外受精(IVF)周期或四次高质量胚胎移植均未导致临床妊娠,则称为RIF(ESHRE 2023)。原因多样,诊断需全面。
可能原因
- 子宫因素,如肌瘤、息肉或Asherman综合征
- 植入窗口偏移或慢性子宫内膜炎
- 免疫异常(NK细胞增多、Th1/Th2失衡)
- 父母或胚胎的遗传异常
- 系统性因素:凝血障碍、甲状腺疾病、维生素D缺乏、严重超重
高级诊断
- 精准植入窗口的ERA检测
- 免疫面板(NK细胞、细胞因子及HLA分型)
- 父母染色体分析及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
治疗方案
- PRP输注:自体血注入子宫,RCT 2024显示着床率提高
- G-CSF:促进子宫内膜再生的生长因子(Front Med 2024)
- 脂质输注(Intralipid):降低NK细胞水平,2023年综述效果较佳
- 个性化胚胎移植:精准同步ERA窗口(2025元分析)
- 黄体期支持:使用孕酮,必要时加用阿司匹林或肝素
最佳方案由多学科生殖团队共同决定。
最新研究
口服制剂OXO-001在二期研究中使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提高近7%。生物标志物分析提供了胚胎与子宫内膜交流的更精确见解,旨在更有针对性地治疗植入障碍。
结论
着床是妊娠的基础。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现代周期监测以及PRP或ERA等个性化疗法,如今成功着床的几率比以往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