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分析 2025:流程、費用、WHO 參考值與有效建議

作者的大頭貼
扎佩爾菲利普·馬克思
男科實驗室技術人員於顯微鏡下檢視精液樣本

備孕一段時間仍未成功時,精液分析(semen analysis)是客觀的起點。標準化檢驗可評估精子濃度、活動力與形態是否足以完成受精。本文提供實務重點:真實費用範圍、最新 WHO 標準、清楚的準備步驟,以及有證據支持、能改善精液品質的作法。

什麼是精液分析?

精液分析是評估男性生育力的實驗室檢查。常見測量項目包括:

  • 射精量(ml)
  • 精子濃度(百萬/ml)與總精子數(每次射精)
  • 精子活動力(總活動力與前向活動力)
  • 精子形態(正常形態比例)
  • 存活率(活精比例)
  • pH 值白血球(發炎線索)

所有指標依國際流程測定,並需結合臨床脈絡(病史、時間趨勢、相關檢查)整體判讀。

何時需要做精液分析?

若於12 個月內規律未避孕性交仍未懷孕,建議開始生育力評估;若有風險因子(如精索靜脈曲張、隱睪、曾接受化療/放療),可更早檢驗。結構化診療路徑可參考 EAU 男性不孕指引

  • 原發或續發性不孕
  • 性腺軸荷爾蒙異常或青春期發育異常
  • 輸精管結紮術(Vasectomy)前/後評估
  • 反覆流產
  • 骨盆腔手術或放射治療病史

精液分析——費用與給付(臺灣)

在臺灣(自費門診/私立機構)常見價格:每次約 NT$800–NT$2,500(依城市、醫療院所與分析項目而異)。若具醫療必要性並由醫師評估開立,有些院所與保險方案可能提供部分給付或套組(如含複檢)。結果存在自然波動,建議約 6 週後複檢,以降低量測誤差與個體變異影響。

檢查流程與準備

檢前準備

  • 禁慾 3–5 天(提升可比性)
  • 避免在發燒/急性感染期檢查;不建議長時間三溫暖
  • 盡量減少酒精與菸害;重視睡眠與壓力管理

標本採集

  • 以清水與肥皂清潔雙手與陰莖
  • 勿使用含添加劑的潤滑劑或保險套
  • 全部射出的精液收集於無菌容器
  • 居家採集時,請維持近似體溫(約 37 °C),並於60 分鐘內送至實驗室

實驗室依 WHO 手冊以標準顯微/數位化流程完成檢測。

WHO 參考值(第 6 版,2021)

WHO 參考手冊列出常用下限如下:

  • 體積:≥ 1.5 ml
  • 濃度:≥ 15 百萬/ml
  • 總數:≥ 39 百萬/次射精
  • 總活動力:≥ 40%
  • 前向活動力:≥ 32%
  • 正常形態:≥ 4%
  • 存活率:≥ 58%
  • pH:≥ 7.2

低於上述門檻並不等同必然不孕;需由醫師結合臨床情況解讀並追蹤。

實驗室品質:如何辨識好實驗室

  • 第三方認證(如 DIN EN ISO 15189)
  • 定期參與外部品質保證/比對測試
  • 嚴格依 WHO 流程操作並具備完整 SOP 紀錄
  • 雙人閱片或經品質控管的二次評讀

患者友善資料:NHS 與英國權威單位 HFEA;循證建議可參考 NICE CG156

出報時間與結果通知

分析本身通常耗時60–120 分鐘。多數院所於2–4 個工作日提供書面報告,常透過安全的線上系統發布,並安排醫師解釋結果。

結果判讀:偏離代表什麼?

  • 少精症(Oligozoospermia):濃度偏低
  • 弱精症(Asthenozoospermia):活動力下降
  • 畸形精症(Teratozoospermia):異常形態比例升高
  • 隱精症(Cryptozoospermia):極低濃度
  • 無精症(Azoospermia):未檢出精子

考量自然變異,常建議約 6 週後在相同準備與條件下複檢,以提高判讀可靠度。

常見原因

  • 內分泌異常(睪固酮、FSH、LH、泌乳激素)
  • 遺傳因素(如 Klinefelter 症候群、Y 染色體微缺失)
  • 感染/發炎(如披衣菌感染、腮腺炎後睪丸炎)
  • 生活型態(抽菸、飲酒、肥胖、慢性壓力)
  • 熱與環境(緊身且保暖內著、三溫暖、農藥、塑化劑、微塑膠)
  • 一過性因素:發燒、特定藥物

結構化評估通常包含病史、理學檢查、荷爾蒙與必要時的遺傳檢測——詳見 EAU Male Infertility

實用建議:提升精液品質

  • 戒菸並減少酒精攝取
  • 體重管理(減重 5–10% 即可能有益)
  • 規律中強度運動;避免過熱
  • 壓力調節(呼吸訓練、睡眠衛生、合理工時)
  • 飲食著重蔬果、Omega-3 與鋅;減少超加工食品
  • 謹慎使用保健品(如 CoQ10、左旋肉鹼),須經醫師評估

現實時間軸:可觀察之改善常需至少 3 個月——約等於一個精子生成週期。患者友善資訊與循證建議:NHS 治療路徑NICE CG156

比較與替代方案

選項目的適用情況重點說明
複做精液分析降低生物變異與量測誤差臨界值或前後結果不一致間隔約 6 週,維持相同準備
荷爾蒙與遺傳檢查釐清致病原因無精症或顯著異常核型、Y 微缺失、FSH/LH/睪固酮
IUI(子宮腔內人工授精)將處理後精液直接置入子宮腔濃度/活動力輕度下降微創;成功率因人而異
IVF/ICSI體外受精;ICSI 為單一精子顯微注射精液品質明顯下降需完整告知;參見 HFEANICE
TESE/MESA手術取得精子無精症(阻塞性/非阻塞性)需多專科共同評估
生育力保存在可能傷害性腺的治療前冷凍精子化療/放療前及早規劃並取得專業諮詢

何時就醫?

  • 規律未避孕同房滿 12 個月仍未懷孕
  • 首份結果異常或懷疑無精症
  • 具風險因子:精索靜脈曲張、隱睪、曾接受化療/放療
  • 陰囊疼痛、腫脹或感染跡象

依指引的評估與處置可參見 EAU 指南

迷思與事實

  • 迷思:「做一次就夠。」— 事實:指標會波動;約 6 週後複檢可提升可信度。
  • 迷思:「熱水澡/三溫暖能改善品質。」— 事實:高溫常使活動力下降;透氣、清涼衣著更佳。
  • 迷思:「運動越多越好孕。」— 事實:中等運動有益;過度訓練與過熱反而不利。
  • 迷思:「保健品能解決一切。」— 事實:CoQ10、左旋肉鹼可輔助,但無法取代病因評估與生活型態調整。
  • 迷思:「禁慾越久越好。」— 事實:多為2–5 天最適;過長間隔可降低活動力與存活率。
  • 迷思:「穿緊身內著無妨。」— 事實:會提高睪丸溫度;寬鬆四角褲多半更好。
  • 迷思:「精液分析正常就一定會懷孕。」— 事實:僅為時點快照;仍取決於排卵時機與女性因子。
  • 迷思:「形態一定要 >14%。」— 事實:現行 WHO 下限為≥4%正常形態;舊門檻易致誤解。
  • 迷思:「數值差就一直差。」— 事實:感染/發燒後或生活型態調整,約 3 個月內常可見改善。
  • 迷思:「把筆電放在腿上沒影響。」— 事實:直接熱源會升高睪丸溫度並可能降低品質。
  • 迷思:「咖啡因/能量飲立即見效。」— 事實:適量通常可接受;高劑量與睡眠不足反而不利。
  • 迷思:「精索靜脈曲張都要手術。」— 事實:僅部分情況有益;需個別化、依指引評估。
  • 迷思:「COVID-19 會造成永久不孕。」— 事實:可能暫時影響;多在數月內回復。
  • 迷思:「每個人都需要做 DNA 片段化檢測。」— 事實:屬特定指徵的加做檢查,非常規篩檢。

結論

精液分析能清楚呈現當下的生育狀態。WHO 參考值提供框架,但臨床決策需整合趨勢、病史與伴侶評估。多數因素皆可改善——在合理期待下進行有目標的生活型態調整,必要時搭配現代生殖醫學,你將更從容地與醫師討論下一步。

免責聲明: RattleStork 的內容僅供一般資訊與教育之用。 不構成醫療、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不保證任何特定結果。 使用本資訊需自負風險。 詳情請參閱 完整免責聲明.

常見問題(FAQ)

精液分析是一種實驗室檢查,用於評估男性生育能力。檢測項目包括精子濃度、活動力、形態、射精量、活力、pH值及白血球數量。

建議在十二個月無保護性行為未懷孕時進行精液分析。若有靜脈曲張、睪丸外傷或化療/放療等風險因素,則可考慮提前檢測。

樣本透過自慰於診所或醫院環境中取得。手部及陰莖僅用水和肥皂清潔,勿使用含矽油的潤滑劑或安全套。若在家採樣,樣本需保持體溫(約37°C)並於60分鐘內送達。

需禁慾三至五天,過去48小時內避免酒精、尼古丁或毒品,無發燒或嚴重感染,並確保充足睡眠及減少壓力。

在德國費用介於60至90歐元。若有醫療指示,法定健康保險會支付檢查費用;通常生育套餐中包含第二次精液分析。

顯微鏡分析需時60至120分鐘。書面報告於兩至四個工作日後出具,通常透過線上平台提供,並與醫師討論結果。

根據2021年WHO第6版最低標準:射精量≥1.5毫升;濃度≥1500萬/毫升;總數≥3900萬;總活動率≥40%;前進活動率≥32%;形態≥4%;活力≥58%;pH值≥7.2。

異常情況分為少精症(數量低)、弱精症(活動力受限)、畸精症(形態異常)或無精症/隱精症(無或極少精子),通常需重複檢測。

關鍵在於取得DIN EN ISO 15189認證,參與環狀測試(如QuaDeGA),並由至少兩名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進行評估。

通常建議間隔約六週進行兩次檢查,以排除自然波動的影響。

原因包括荷爾蒙失調、遺傳異常(如克萊恩費爾特症)、感染(衣原體、腮腺炎)、生活習慣(吸菸、飲酒、肥胖、壓力)及環境因素(高溫、農藥、微塑膠)。

是的,長期壓力會干擾荷爾蒙軸,對精子濃度、活動力及形態產生負面影響。建議透過冥想或瑜伽減壓。

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E、鋅及Omega-3脂肪酸可能有幫助。研究(Nagy等,2021)顯示正面效果,但效果因人而異,應由醫師監督使用。

飲食多攝取水果和蔬菜,定期適度運動,減少尼古丁和酒精攝取,管理壓力,穿寬鬆內褲並避免睪丸過熱。

進一步診斷可能包括荷爾蒙分析、基因檢測、超音波、DNA斷裂率檢測及必要時的手術取精(TESE/MESA)。

體外受精(IVF)是在體外培養液中受精,而單精子注射(ICSI)則是將單一精子直接注入卵子,後者適用於精子質量嚴重受限者。

法定健康保險通常會支付證明有生育需求者的基礎檢查費用;特殊基因檢測或手術可能需額外自付。

泌尿科醫師、生殖診所及專門的生育中心提供精液分析。請注意選擇具ISO認證及WHO認證的實驗室。

正常報告大致排除男性因素,但不保證懷孕。若仍有生育需求,建議雙方共同進一步檢查。

是的,某些抗生素、化療藥物及合成代謝類固醇可能暫時影響檢測結果。檢查前請告知醫師所有用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