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血:原因、警示信號與與月經的安全區分

作者的大頭貼
作者:Zappelphilipp Marx2025年6月27日

孕期出血讓許多準父母感到不安。雖然孕期不可能有真正月經, 但仍可能出現各種出血形式——從無害的著床出血到嚴重的輸卵管妊娠等併發症。 本指南說明所有重要原因,展示典型症狀,描述建議的診斷方法,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您正確應對。

為何孕期不可能有月經

月經是因為未受孕,子宮內膜高度增生後退化所致。 孕期子宮內膜會保留以供胚胎發育。 因此孕期的任何出血機制不同,絕非正常月經。

孕期出血與月經——如何區分

月經: 強烈、持續的血流,持續3至7天,週期性復發,常伴經痛。
孕期出血: 通常為點滴狀或擦拭狀(點滴出血),顏色從淺紅到暗紅,持續數小時至數天,時間不規則。

快速檢查:正確解讀顏色、量與伴隨症狀

小差異提供快速指引:

  • 淡粉紅色或帶棕色 – 輕微: 通常表示著床出血或 假性月經出血。
  • 性交或檢查後短暫的鮮紅色點滴出血: 典型的 因子宮頸敏感引起的接觸性出血。
  • 暗紅色,較多,帶組織成分: 可能是流產的徵兆 – 需要醫療檢查。
  • 伴有單側疼痛或循環問題的突發性出血: 疑似輸卵管妊娠或胎盤併發症 – 立即急診。

妊娠期間常見出血原因

著床出血

受精後6至12天,囊胚植入子宮黏膜。 可能導致細小血管破裂。典型為非常輕微的淡粉紅至棕色點滴出血,持續不超過兩天。 更多資訊請參考 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

假性月經

短暫的荷爾蒙波動,通常在預期月經期前後, 會引發輕微的撤退性出血。此出血明顯短於正常月經,且會自行消退。

接觸性出血

妊娠期間子宮頸血流豐富。性交 或陰道檢查可能損傷細小血管。 出血呈鮮紅色,通常數小時內停止。

感染與微小損傷

細菌性陰道炎、真菌感染或小傷口 (例如使用衛生棉條)會刺激黏膜。 陰道抹片可識別病原,治療依此調整。 患者資訊可參考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

嚴重併發症

有些出血可能表示危險情況:

  • 輸卵管妊娠: 通常從第6孕週起,劇烈單側疼痛,陣發性出血。
  • 流產: 抽痛性疼痛和逐漸增加的出血, 常伴組織脫落。
  • 前置胎盤或胎盤剝離: 第二或第三孕期的鮮紅色出血,部分無痛,始終需緊急處理。

按孕期分類的出血:發生頻率如何?

第一孕期(0 – 12孕週)

輕微出血最常見——例如因著床或荷爾蒙波動。 但仍應由醫生監控,以排除併發症。

第二孕期(13 – 27孕週)

出血較少見。但若出血,專業人員會特別檢查胎盤位置和子宮頸長度。

第三孕期(28 – 40孕週)

任何新鮮出血都可能是嚴重的——可能表示早產陣痛 或胎盤剝離,應立即送醫院處理。

診斷:哪些檢查能確定什麼?

醫生會採用多種方法迅速確定情況:

  • 經陰道超聲檢查: 定位胚胎、心跳和胎盤。
  • 多普勒超聲檢查: 檢查子宮和胎盤的血液供應。
  • 實驗室檢測: hCG變化、黃體素、血液檢查及炎症指標。
  • 陰道抹片: 可檢測細菌或真菌感染 (例如建議參考 RCOG)。

自我觀察與急救

發現輕微出血?請按以下步驟處理:

  • 觀察: 記錄顏色、量和持續時間, 以及疼痛、發燒或頭暈。
  • 使用護墊: 不使用衛生棉條 – 這樣可以更好地評估失血量。
  • 身體休息: 避免壓力、運動或重物提舉。
  • 立即前往診所: 如果出血加重,組織脫落或出現循環系統不適。

結論

懷孕期間的出血令人害怕,但在許多情況下是無害的。由於排除了真正的月經,應及時就醫檢查每次出血,以排除嚴重原因,並盡可能保護母親和胎兒。

常見問題 (FAQ)

月經是強烈且週期性的出血,懷孕出血通常是局部的,顏色從淺紅到深紅不等且不規則。

是的,輕微點滴出血可能發生在著床或荷爾蒙波動時。

受精後6–12天,著床可能引起非常輕微且短暫的點滴出血。

遇到劇烈、突然出血,單側疼痛或循環不良症狀,應立即前往急診。

這可能是流產警訊,應由醫師評估。

性交或檢查後,由於子宮頸細小血管受損而引起的短暫淺色出血。

在預期月經時間前後,由於荷爾蒙波動引起的短暫輕微撤退性出血。

細菌性陰道炎或黴菌感染會刺激黏膜,可能引起點狀出血。

它定位胚胎、心跳和胎盤,並確定出血的確切來源。

連續測量hCG和孕酮顯示妊娠進展及可能風險。

從第6週起出現劇烈單側疼痛伴陣發性出血需立即檢查。

痙攣性疼痛、出血增加及組織排出是警告信號。

胎盤位於子宮頸前方,導致第二或第三孕期無痛鮮紅色出血。

胎盤在分娩前部分或完全剝離,通常伴隨劇烈突發出血。

約20–30%的孕婦在第一孕期會有輕微出血。

不常見;出現出血時會檢查胎盤位置和子宮頸長度。

是的,第三孕期的新鮮出血需立即臨床檢查。

休息,使用護墊代替衛生棉條,避免壓力和重物提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