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每年有超過一萬人使用精子捐贈來實現他們的生育願望。現代檢查大大降低了健康風險,但仍存在一定的殘餘風險。本文展示了哪些病毒、細菌、寄生蟲和遺傳疾病可能被傳播——以及實驗室篩查如何將風險降至最低。
為什麼需要多階段篩查
病原體經常經歷一個 窗口期:它們已經存在,但純抗體測試尚未檢測到。因此建議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 和 ESHRE將血清學方法與PCR方法結合,並在釋放前將捐贈者樣本儲存數月。
精液中可檢測的病毒
- HIV – 透過ELISA和PCR檢測,並補充樣本儲存。
- B型和C型肝炎 – 抗體和抗原測試可防止肝臟損傷。
- 單純皰疹病毒 – 對1型和2型進行PCR檢測,無症狀捐贈者風險低。
- 巨細胞病毒 – IgG/IgM測定,免疫缺陷時相關。
- 茲卡病毒 – 熱帶地區停留後進行RT-PCR和抗體測試。
- HTLV I/II – 罕見,但與白血病相關。
- HPV – 對高風險型進行PCR(癌症預防)。
- 西尼羅河病毒和登革熱病毒 – 對來自(半)熱帶地區的捐贈者很重要。
- SARS-CoV-2 – 曾一度納入篩查計劃。
精液中的細菌和寄生蟲
- 衣原體 – 通常無症狀,可能導致不孕。
- 淋病 – 透過拭子和NAAT或培養檢測。
- 梅毒 – 血清學TPPA和VDRL測試為必須。
- 泌尿生殖道病原體 如 大腸桿菌 和腸球菌 – 引起炎症。
- 陰道毛滴蟲 – 明顯降低精子品質。
- 支原體 / 解脲支原體 – 常無症狀,導致發炎。
遺傳風險
- 囊性纖維化 – 分析 CFTR-基因
- 泰薩氏症 – HEXA基因突變檢測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 檢測 SMN1-基因
- 鐮刀型細胞與地中海貧血篩檢 – 血紅蛋白分析
- 脆性X症候群 – 測試 FMR1-變異
- Y染色體微缺失 – 嚴重少精症的原因
- 高雪氏症 – 與亞什肯納茲血統相關
- 族群特異性檢測,例如范可尼貧血或威爾森氏病
可排除哪些疾病?
透過血清學方法、PCR技術、遺傳面板及數月的隔離期,實驗室幾乎能檢測所有相關病毒、細菌、寄生蟲及遺傳疾病。剩餘風險因此降至極低水平。
篩檢流程
- 病史詢問 – 詳細健康問卷及諮詢。
- 實驗室檢測 – 抗體、抗原及PCR檢測的組合。
- 基因檢測組合 – 常見遺傳疾病檢查。
- 隔離 – 樣本至少保存三個月。
- 重新測試 – 釋出前檢查新發感染。
私人捐贈或精子庫?
公共精子庫透過法定檢測、隔離及捐贈者登記,保證最高安全性。私人捐贈較為個人化且通常較便宜,但需就檢測及法律問題進行個別協商。
結論
精子捐贈為許多人開啟了組建家庭的道路。前提是依據RKI與ESHRE的建議完成完整篩檢。唯有如此,才能幾乎排除感染與遺傳風險。請詳盡了解,信賴可靠機構或平台,為安全且負責任的家庭生活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