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孕指男性生育能力受限。當伴侶無明顯原因卻無法懷孕,或精液分析多次異常時即屬此類。男性約佔所有不孕夫妻中約40%的主要因素。
原發性與繼發性不孕
原發性不孕 意味著從未成功受孕。
繼發性不孕 指已經有過一次懷孕,但之後未能再次懷孕。
主要原因
主要因素可分為以下幾類:
1. 睪丸靜脈曲張
睪丸靜脈曲張:睪丸囊內熱量積聚損害精子成熟。
- 診斷: 超聲波或觸診檢查(EAU 指南)。
- 治療: 顯微外科結紮或經皮栓塞術。
2. 荷爾蒙失調
睪固酮缺乏(性腺功能低下)或LH/FSH水平異常抑制精子生成。
- 診斷: 睪固酮、LH、FSH、TSH的血液值分析(PubMed 2016)。
- 治療: 荷爾蒙替代療法或糾正引發藥物。
3. 遺傳原因
染色體變異(例如克萊恩費爾特症候群)或Y染色體上的微缺失常常降低精子數量和質量。
- 診斷: 核型分析,PCR測試(PubMed 2013)。
- 諮詢: 家庭計劃時的人類遺傳諮詢。
4. 感染
像是披衣菌、淋病或腮腺炎等病原體可能會引起精道和睪丸發炎。
- 診斷: 抹片、尿液測試、抗體檢測(CDC 性傳染病指南)。
- 治療: 及時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
5. 射精與勃起問題
逆行射精或勃起功能障礙會阻止射精。
- 診斷: 泌尿科及性醫學評估。
- 治療: 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注射療法或心理性諮詢。
6. 代謝疾病
糖尿病、肥胖或慢性肝腎疾病會干擾荷爾蒙平衡及精子生成。
- 診斷: 血糖與脂質檢測,BMI分析。
- 治療: 生活方式改變、減重、優化基礎疾病。
7. 過重與飲食
增加的體脂肪比例會提升雌激素並降低睪固酮。營養豐富的飲食有助於提升精子質量。
- 富含抗氧化劑:莓果、堅果、葉菜類(維生素C、E、鋅、硒)。
- 均衡的巨量營養素分配:高品質蛋白質與全穀類。
8. 環境與工作場所因素
化學物質、溶劑、重金屬或持續的高溫會損害睪丸。
- 實驗室或接觸農藥時穿戴防護衣。
- 採集精子前避免熱水浴或桑拿。
9. 精子DNA損傷
氧化壓力可能導致DNA斷裂,降低受孕率。
- 診斷: DNA斷裂測試。
- 治療: 抗氧化劑(維生素C/E、鋅、硒)與壓力管理。
10. 先天性畸形
隱睪症或先天性輸精管異常可能限制生育能力。
- 診斷: 病史與身體檢查。
- 治療: 手術矯正或輔助生殖技術。
生活方式建議
除醫療治療外,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影響生育力。
- 運動: 每週150分鐘中度有氧運動可改善血液循環與荷爾蒙水平。
- 飲食: 多吃水果、蔬菜、堅果與全穀類以確保足夠微量營養素。
- 體重管理: BMI 20–25可減少發炎反應並優化睪固酮。
- 睡眠與壓力: 每晚7–8小時睡眠及冥想等技巧可降低皮質醇並促進精子生成。
診斷性檢查
-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引的精液分析
- 荷爾蒙檢測(睪固酮、LH、FSH、TSH、催乳素)
- 男性學超聲波檢查
- 感染篩檢(披衣菌、淋病、腮腺炎)
- 異常結果的基因檢測
- 靜脈曲張檢查
治療與生殖技術
外科手術方法、荷爾蒙療法以及如ICSI或IVF等技術提供額外機會。ICSI是將單一精子直接注入卵子內——對於精子數量少特別有效(2018年研究)。
診所檢查清單
- 準備精液樣本與檢查報告
- 攜帶荷爾蒙與超聲波檢查報告
- 預約泌尿科與男性學門診
- 檢查健保給付與報銷
結論
男性不孕症原因多樣,但多數情況可治療。徹底檢查、個別化治療計劃及健康生活習慣能顯著提升生育能力。請及早尋求專業協助,並利用現代技術實現生育願望。